招生热线:400-029-2339 029-85628035 / 85628068  

教科研资源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科研资源 > 科研动态

荣耀再加冕!西京学院么秋香教授再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领航煤焦油萘油馏分高值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5-08-28 浏览量: 作者: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 2025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结果,西京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么秋香教授主持的 “煤焦油萘油馏分中烷基萘脱烷基核壳催化剂的精准构筑与催化机理” 项目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获批经费 50 万元。这是么秋香教授在煤焦油高值化利用研究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彰显了西京学院在该学科方向的科研实力与创新潜力。

么秋香教授自 2020 年入职西京学院以来,始终聚焦煤焦油转化利用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科研成果丰硕。2022 年,她便以西京学院为承担单位,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机器学习辅助的煤焦油沥青质(加氢)催化转化制轻质芳烃过程机制研究”,同时还主持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多个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学术成果输出方面,么秋香教授在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CEJ)、Energy、Fuel 等能源化工领域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A69D1

此次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是么秋香教授在煤焦油高值转化利用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煤焦油组分的分离提取是煤化工领域的核心课题,其高效分离与高值化利用对推动煤化工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仍面临诸多技术挑战。基于此,该项目从煤焦油萘油馏分中烷基萘的组成和结构特性出发,创新性提出 “核壳催化剂精准构筑 - 脱烷基反应网络构建 - 机器学习深度挖掘” 的研究策略。

项目将采用 “串联催化 - 机器学习 - 同轴 3D 打印” 的核壳催化剂设计构筑方法,制备具有精准核壳厚度比的脱烷基核壳偶联催化剂 CuNiMo-γ-Al₂O₃@HY;系统考察连续反应参数对 “模型化合物 - 混合模型化合物 - 萘油” 转化过程中基元反应与总包反应转化路径的影响;同时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构建以萘选择性和产率为导向的脱烷基精准预测模型,最终形成从 “萘油组成 - 催化剂性能 - 反应条件 - 产物分布” 关联入手的煤焦油萘油馏分催化脱烷基制萘基础理论。该研究成果不仅将为煤焦油萘油馏分的高值化利用提供关键技术支撑,还可推广应用于石油、生物质热解油、煤基合成油等复杂有机混合物的高值化转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学术价值与应用前景。

67489

作为西京学院科研与教学领域的骨干力量,么秋香教授拥有工学博士(后)学位,现任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煤热解技术工业化开发、热解焦油分离与催化转化技术等方向研究。截至目前,她已先后主持在研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1 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站中特别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 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1 项,以及西京学院特区人才基金、高层次人才专项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还主持制定(立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 1 项(20240836-T-469)。

在学术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么秋香教授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 60 余篇,其中 SCI 检索论文 46 篇;授权发明专利 9 件、实用新型专利 14 件,凭借扎实的学术功底与丰富的研究经验,她还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陕西省科技厅等多个权威机构的项目评审专家。

在教学工作中,么秋香教授主讲《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有机化学实验》等多门核心课程,参编教材 2 部,始终坚持 “以研促教、以教带学” 的教学理念,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与科研创新实践。作为第一指导教师,她带领学生荣获 “互联网 +”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 1 项、省级奖项 9 项,“挑战杯” 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铜奖 3 项,指导学生获批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4 项,此外还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中斩获国家二等奖 2 项。

凭借在科研、教学领域的突出贡献,么秋香教授先后荣获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巾帼标兵、陕西石化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陕西省教育厅 “互联网 +”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先进个人、西京学院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此次么秋香教授再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既是对其个人科研能力的高度认可,也是西京学院近年来大力支持高层次人才发展、持续推进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工作的重要成果。未来,西京学院将继续为科研团队搭建优质平台,鼓励教师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与行业发展痛点开展研究,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科技创新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京路1号

Copyright © 2020 Xiji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50027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