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低空飞行器智能感知与自主导航重点实验室于2024年9月获批,是我校电子信息省级重点学科、电子信息硕士点以及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等7个本科专业的重要支撑平台。
实验室立足西安市经济发展需求,面向低空经济战略中通信感知和自主导航现实问题,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产业转化。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1)低空飞行器协同管控技术。包括低空交通态势感知、服务低空管控的“星-空-地”网络架构、空地态势共享机制下协同交通自主运行模式等。(2)低空飞行器智能通信感知技术。包括基于电磁信息论的低空复杂电磁环境建模、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系统设计和多模态智能感知集成与融合等。(3)低空飞行器路径规划与自主导航技术。包括鲁棒自适应控制与路径规划、基于进化计算的多飞行器协同路径规划与导航、智能多源信息融合等。


实验室拥有固定人员36人,科研仪器设备总价1941.2万元,建设与运行累计投入经费2006.3万元。近三年培养硕士以上人才88名,引进高层次人才7人。获批国家级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4项,省级项目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实验室研究成果将为西安乃至陕西和西北低空产业提供研究平台,成为低空经济链中重要一环,切实推进低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