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热线:400-029-2339 029-85628035 / 85628068  

学生培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培养 > 本科生培养

西京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师生开展2025年“新时代青年延安行”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课”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16 浏览量: 作者: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为传承抗战精神、厚植青年爱国情怀,西京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师生开启了2025年“新时代青年延安行”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课”实践活动。

图一:西京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师生在西京学院集结出征

当日,西京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延安新青年”与“青电筑梦”社会实践团循着历史脉络,先后走进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安吴青年训练班革命旧址及薛家寨革命旧址,在实地探访中回望烽火岁月,从红色印记里汲取奋进力量,以青春视角重温那段关乎民族存亡的壮阔历史。

图二:西京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师生开启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学习

首站抵达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这座被誉为“抗战时期的红色枢纽”的院落,曾是无数爱国青年奔赴延安、投身抗日洪流的“中转站”。讲解员老师指着墙上泛黄的“赴延安登记册”介绍:“80多年前,平均每天有50余名青年从这里出发,他们中有人放弃学业,有人告别家人,怀揣着‘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信念,在枪林弹雨中追寻救国真理。”

图三:讲解员老师正在讲解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的历史与工作过的前辈英雄

随后在实景情景剧《奔向延安》和思政课《我要去延安》的开启,西京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师生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的学习之旅也逐渐地画上了句号。

图四:五校学子共同学习延安精神

在前往西安事变纪念馆的路上,张瑜老师将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的煤油灯与现代校园的灯光对比:“80年前,青年们靠煤油灯照亮抗日路;今天,你们要靠理想信念照亮强国路,这是对胜利最好的纪念。”

图五:西京学子走进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第二站,西京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师生来到西安事变纪念馆。在张学良公馆的会客厅内,1936年“兵谏”时的桌椅仍按原貌摆放,讲解员指着墙上的《西北文化日报》影印件,详解西安事变对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关键意义:“在民族危亡的十字路口,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以‘舍身救国’的担当,推动了全民族抗战的暴发。”展柜中,《抗日救国八项主张》手稿字迹遒劲,“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字样穿越时空,让成员们深切感受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

图六:西京学子走进西安事变纪念馆

在杨虎城将军旧居,一组狱中学习笔记引发热议。尽管身陷囹圄,杨虎城仍坚持研读外文书籍,笔记中“中国必胜”的批注力透纸背。“这就是抗战精神的内核——无论处境多艰难,对民族复兴的信念从未动摇。”王民奥在笔记本上写下感悟。

图七:西京学子在讲解员老师的讲解下参观学习西安事变这段历史

午后13时40分,两支实践团成员们走进安吴青年训练班革命旧址。作为抗战时期培养青年干部的“熔炉”,这里曾走出1.2万名青年战士,平均年龄仅21岁,多数牺牲在抗日前线。复原教室里,“团结就是力量”的标语墨迹如新,讲解员介绍:“这首歌就诞生于此,当年青年们唱着它奔赴战场,用青春热血诠释‘爱国’二字。”在学员宿舍,土炕上的稻草铺、炕桌上的步枪模型,还原了“白天练兵、夜晚学习”的艰苦生活,康佩怡同学轻抚着泛黄的学员日记,上面“愿以吾辈之青春,护卫盛世之中华”的字迹,让在场者无不动容。

图八:西京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师生在安吴青年训练基地参观学习

下午,成员们抵达薛家寨革命旧址。这座海拔1600米的悬崖村寨,曾是陕甘边抗日根据地的“战斗堡垒”。成员们沿着红军开凿的石阶攀登,陡峭的山路、嶙峋的岩石,让大家切身体会到“小米加步枪”的艰难。在红军军械厂遗址,锈迹斑斑的工具诉说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故事:“当时没有原材料,战士们就拆旧农具造武器;没有图纸,就靠缴获的枪支反向琢磨。”站在寨顶眺望,群山间仿佛仍回荡着“保卫黄河、保卫华北”的呐喊,实践团成员张悦感慨:“80年前,红军在这样的绝境中坚守;今天,我们更要在‘卡脖子’的难题前攻坚,这才是对先烈的告慰。”

图九:同学们重走红军的“来时路”

日暮时分,实践团返回驻地后,随即召开了首日研学总结会。昏暗的灯光下,成员们围坐在一起,开展自己在白天的见闻与感悟。

图十:第一天的围坐总结

在每一个同学都分享完第一天自己的感受后,张瑜老师总结道:“今天走过的每一处旧址,都是抗战历史的‘活教材’。80年前,青年们用热血回答‘民族救亡之问’;今天,该由你们用行动回答‘民族复兴之问’。这场总结会不是结束,而是让大家带着思考继续接下来的行程,真正把抗战精神装进心里、落到实处。”夜色渐深,会议室里的讨论仍在继续,窗外的星光仿佛与80年前青年们眼中的星火遥相呼应。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京路1号

Copyright © 2020 Xiji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50027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