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
本专业服务以陕西为主的中西部地区新能源行业及相关领域发展,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适应“双碳”背景下新能源产业战略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以能量转换材料与器件和显示材料与器件为重点的基础理论,尤其在光伏电池、锂离子电池、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液晶显示材料与器件等方面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在电池和显示器件应用领域从事材料研发、工艺和器件设计、工程技术管理等工作,具有“匠心精神+艺术素养”的一线工程师或行业应用型专业人才。
特色与优势
实施“新工科”教育理念,依托“西安市有机光电子材料与能源转化器件重点实验室”,实行校内专业老师+校外企业工程师“双导师制”培养,构建了具有产教融合背景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强化应用能力培养的小班授课机制。
核心课程
材料物理化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新能源材料与技术、电化学原理、储能技术及应用、纳米材料技术、现代材料分析技术、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等。
实践实训
校内实践:专业基础实训、科技论文写作、材料科学基础课程设计、能源电化学课程设计、现代材料分析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
校外实践:认知实习、毕业实习
创新创业活动;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陕西省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等。
就业前景
在“双碳”战略引领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迎来黄金发展期,政策红利与技术革新共振形成强劲动能。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布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已步入高速增长通道:我国动力电池产能全球占比突破60%,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行业龙头2025年专业技术岗位需求预计同比增长超35%,产业扩张催生全链条人才需求激增。
专业就业呈现“高起点、宽路径、强成长”特征,覆盖研发设计(如新型电极材料开发)、智能制造(工艺优化与品控)、系统集成(储能方案设计)及市场战略(新能源产品全周期管理)四大核心领域。专业岗位薪酬水平持续领跑,从业者五年薪资平均增幅达120%,显著高于传统工科均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