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京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成功召开了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系列推进会。会议旨在深入贯彻学校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的统一部署,进一步提升我院的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确保在即将到来的申报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
系列活动一:2025年1月9日邀请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深厚学术造诣的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尤著宏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尤教授以其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与会教师带来了一场深刻而实用的基金申报指导。本次会议由副院长马亚红主持,学院全体科研骨干教师参加。

尤教授首先强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于科研工作者的重要性。他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仅是对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的高度认可,更是推动学科发展、提升科研实力的重要支撑。通过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工作者能够获得稳定的经费支持,从而更深入地开展研究工作,取得更多原创性、突破性的科研成果。
在基金申请原则方面,尤教授强调了“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三个关键点。他指出,创新性是基金申请的核心,只有具备新颖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才能吸引评审专家的注意;科学性则是研究的基础,必须确保研究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行性则是研究的保障,需要充分考虑实验条件、人员配置等因素,确保研究能够顺利进行。
在申请书撰写方面,尤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评审经验和成功案例,从标题设计、摘要撰写、立项依据、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方法、预期成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他特别强调了摘要的重要性,指出摘要是评审专家了解项目全貌的第一窗口,必须精炼、准确地概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预期成果。同时,他还提醒大家在撰写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性,避免出现错别字、病句等低级错误。

最后,尤教授还深入剖析了评审专家的关注点和评审标准。他指出,评审专家在评审过程中会重点关注项目的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以及申请人的研究基础和学术水平。因此,在申请书中要突出项目的创新点和研究价值,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基础和学术成果,以赢得评审专家的认可和支持。

此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交流会的召开,不仅为与会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更激发了大家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热情和信心。通过尤教授的精彩讲解和现场互动,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将积极借鉴尤教授的经验和技巧,认真准备申报材料,争取在2025年度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中取得优异成绩。
系列活动二:2025年1月22日下午,电子信息学院在科研楼610会议室成功举办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推进会。本次会议由马亚红副院长主持,王锋院长出席会议并作动员讲话,科研处霍蛟飞副处长莅临本次会议。为了提升申请书撰写质量,特别邀请了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李盛教授、于长青教授亲临指导。30余位项目申报负责人通过线下线上方式积极参加了此次会议,并详细汇报了申请书撰写进展、存在问题及困难等。

会议的核心目标是对申请书初稿进行质量提升和精细打磨,确保每一份申请书都能充分展现研究项目的创新性和科学性。王锋院长在动员讲话中强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于学院科研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鼓励所有申报负责人要勇于挑战、精益求精,力求在今年的申报中取得佳绩。科研处霍蛟飞副处长对本次推进会的举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李盛教授和于长青教授分别就申请书撰写中的常见问题、评审专家的关注点以及如何提升申请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和详细指导。他们结合自己丰富的申报和评审经验,为申请人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改进方向,尤其是对于关键科学问题的把握、创新点的凝练等出现的共性问题给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

在会议的交流环节,申报负责人纷纷就自己的申请书初稿向指导专家请教,专家们也耐心细致地给予了答复和建议。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参会者不仅加深了对申请书撰写要求的理解,也获得了许多实用的修改建议。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的精细打磨亦是如此。从每一个细节的精心雕琢到整体框架的严谨构建,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申报者需秉持匠心精神,从研究设计的深度挖掘到文字表述的精准无误,方能确保申报书的质量与竞争力,为科研项目的成功申报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