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主办的2025年陕西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研优秀成果征集展示活动圆满落幕。经过专家评审、成果展示等环节的激烈角逐,电子信息学院"蒙韵悠扬-沂蒙精神志愿宣讲团"凭借主题鲜明、形式创新的实践成果荣获三等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团队实践成果的肯定,更展现了新时代青年赓续红色血脉、践行使命担当的青春风采。
深挖红色资源,构建"学-研-讲-创"四位一体实践模式
自2024年11月19日至2025年3月20日,宣讲团以122天的扎实行动,构建了"学、研、讲、创"四位一体的实践模式。团队首先通过1次系统性岗前集训,深入学习沂蒙精神的理论内涵、历史背景及宣讲技巧。在此基础上,团队先后赴陕西历史博物馆、考古博物馆及汉中红色文化博物馆开展多场实地研学,通过文物考察、专家讲解和互动体验,深挖红色精神的历史脉络和时代价值,为后续宣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充分学习调研的基础上,团队创新宣讲形式,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在校内,宣讲团面向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控制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网络与新媒体等7个专业开展6场班级宣讲,覆盖近千名学生,通过案例分享、情景演绎和互动问答,让红色精神可感可触。在校外,团队深入西安及汉中两地的社区、公园和文化街区,开展7场实践宣讲,足迹遍布樊川公园、消防主题公园、天汉湿地公园、古汉台、丁字街、天汉楼、莲花池公园等区域,惠及居民450余人次。

创新传播形式,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矩阵
为扩大宣传覆盖面,团队积极探索新媒体与传统宣讲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团队精心策划2场线上线下知识问答活动,吸引200余人次参与,其中线上活动通过抖音平台直播,浏览量突破1000人次,有效提升了沂蒙精神的传播广度。另一方面,团队充分发挥青年创造力,原创《蒙韵悠扬,沂蒙情长》主题歌曲,以音乐传递红色精神;同时设计制作系列文创产品,包括沂蒙精神主题鼠标垫、口罩、海报等,让红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增强宣传的持久性和渗透力。


此外,团队还注重实践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形成近2万字的调研报告和丰富的影像资料,为红色文化的创新传播提供了青年视角的解决方案。团队成员刘路路表示:"这次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红色精神不是课本上的抽象概念,而是可以通过我们的行动真正影响他人、服务社会的力量。"





扎根基层服务,彰显高校实践育人成效
此次获奖是电子信息学院深化"三全育人"改革、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生动体现。宣讲团成员在服务中厚植家国情怀,在调研中锤炼实践能力,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知行合一"的精神风貌。团队指导老师表示:"社会实践是青年成长的重要课堂,学生们通过宣讲不仅传播了红色文化,更在服务社会中收获了成长。"

未来,西京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将继续发挥社会实践育人功能,鼓励更多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服务社会,在传承红色基因、助力文化振兴中贡献青春力量,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