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公布了第五批陕西高校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名单,其中,电子信息学院党委入选第五批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电子信息学院党委始终将党建工作作为学院发展的核心引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打造具有“匠心精神+艺术素养”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学院践行“价值引领、优势成长”理念,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教-学-练-赛”一体化培养模式。以党建引领抓牢“教师思政、学生思政、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四位一体建设,构建“党建+”育人工作模式,促进党组织建设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学院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保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方向正确、有效实施。
一、强化理论,筑牢思想根基
学院党委坚持将理论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制定年度学习计划,明确学习重点与要求。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引领学、党支部集中学、党员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分层分类、全覆盖的学习体系,确保理论学习系统化、常态化,引导师生党员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党委也紧扣时代脉搏,组织师生党员及时跟进学习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通过原原本本学、深入研讨学、联系实际学,引导党员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将个人发展和学院工作置于国家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坚定理想信念,夯实忠诚根基。

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
二、先锋领航,推动科研创新
在科研工作中,学院注重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鼓励教师党员积极投身学科建设,带领团队开展高水平科研项目,争取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党员教师王祖良教授带领学生研发猕猴桃品质检测系统,服务陕西猕猴桃主产区超5万亩,帮助果农增收上千万元,相关成果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银奖,并获得华商网、中国教育电视台报道宣传。此外,学院积极搭建科研交流平台,组织多位专家开展学术讲座,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激发师生的科研创新思维。

陕西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 校级优秀教师、教学名师、最美教师
省级教学名师、“特支计划 ”领军人才 教学标兵陈雅蓉
张善文教授
三、业务融合,深化课程思政
学院注重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将党的教育方针融入课程教学,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引入行业最新案例和实践项目,提高教学质量。邀请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负责人为全院教工开展公开课5次,举办包括课程思政等各类教学竞赛2届,培育20余名党员教师教学骨干,立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一师一优课、智慧课程等10余门。人工智能教研室组建人工智能通识课课程团队,构建系统化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积极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升学生数字化素养,面向全校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1门,逐步形成“人工智能 + 红色教育”等特色课程案例库。

教授指导青年教师

四、服务师生,促进学院振兴
学院关注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需求,建立沟通反馈机制。通过“三长三会”制度(院长、书记、班主任接待日;师生座谈会、学业分析会、心理恳谈会),2025年累计接待学生代表102人次,解决学风建设、课程设计优化、学科竞赛辅导、食堂饮食等问题30余项。实施“领航计划”,针对学业困难学生,组建由教学副院长牵头的学业帮扶团队,班主任与辅导员联合开展“学习路上,我们共同前行”学业帮扶座谈会,提供个性化辅导,共开展个性化辅导32人次,学业预警学生转化率达85%。同时,通过“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活动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心理困惑学生缓解压力。此外,学院还组织党员师生到眉县、周至县为村民提供智慧农业相关培训、技术服务等活动上百次,帮助村民提高技能水平,增加收入来源,惠及村民数千人。

眉县猕猴桃产业云建设研讨及调研
五、成效显著,荣获多项荣誉
近三年,学院教工及团队先后被评为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三秦学者创新团队等9个省级团队。获陕西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领军人才等省级头衔教师10人。教师获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教改项目5项,获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12项。建成国家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7门。学院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项、省厅级科学技术奖12项;教师主持国家级项目10项、省级及厅局级项目65项,企业课题110余项。学生获国家级奖学金42人次,省级优秀毕业生2人,体育竞赛、艺术展演等获奖158项。在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00余项,省级奖项300余项。学院第一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计划,学院先后被评为师德师风建设先进集体、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集体荣誉。

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互联网+ ”国家级铜奖、省级金奖

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
此次入选第五批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是电子信息学院党委党建工作的一次重要突破。学院党委将以此为契机,按照教育部和省委教育工委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要求,坚持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相结合、统筹规划和分步实施相结合、整体提升和品牌塑造相结合,按计划、分步骤开展培育创建工作,创新工作方法,创建平台载体,形成经验成果,发挥典型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引领带动全省高校党建工作质量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