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数智化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倾听师生心声,共同推动教学质量提升,10月16日晚19:00,材料与化工系在二号教学楼2230教室成功举办了以“数智化教学的应用、需求与展望”为主题的师生座谈会。
会议由应用化学教研室主任霍小平老师主持。参会老师包括材料与化工系主任张永明副教授、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教研室主任段文远副教授、光电材料与器件教研室主任赵阳副教授、应用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两个专业的班主任以及学生代表。会议特别邀请了教育质量监督处杨百勤教授参加并指导工作。
座谈会围绕数智化教学工具的实际使用体验、师生对数智化教学内容的需求、数智技术在教学全流程中的应用痛点及解决思路等核心议题展开,旨在收集师生们的宝贵建议,共谋数智化教学在专业课程建设中的发展。


在学生发言环节,各班学生代表踊跃发言,结合自身学习经历,分享了使用各类在线学习平台、虚拟仿真实验、智能测评系统等数智化教学工具的切身感受。同学们普遍肯定了数智化工具在丰富教学形式、便利资料获取、促进个性化学习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坦诚地指出了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如部分平台操作复杂、功能冗余、网络稳定性影响学习体验、线上互动深度不足等问题。同学们还就如何优化数智教学内容、提升技术应用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提出了具体需求与构想。


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各类问题和困惑,与会老师进行了认真记录,并给予了积极回应和详细解答。霍小平老师从工具适用性角度,分析了不同课程与数智技术结合的差异性与侧重点。段文远老师结合专业特点,探讨了如何利用数智技术展示前沿科研动态,激发学生研究兴趣。赵阳老师分享了其在教学中应用数智工具的经验与思考。各班班主任也从日常管理角度,交流了班级的数智化工具使用的普遍现象。教学督导杨百勤教授从教学改革与质量保障的宏观层面,对师生们提出的共性痛点进行了剖析,并鼓励师生共同探索解决方案,强调数智化应是“赋能”而非“负担”,关键在于服务于教学实效的提升。
整场座谈会气氛融洽,交流坦诚。师生双方围绕共同关心的教学议题畅所欲言,既有观点的碰撞,也有共识的凝聚。此次座谈会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表达诉求和建议的畅通渠道,也为教师们优化教学策略、推动数智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