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2024-2025学年我院研究生勇立潮头,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不懈的探索精神,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为学院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充分展现了新时代研究生的卓越创新力与科研潜力。

图1 竞赛、学术活动、科研交流
围绕信息获取与智能处理、智能硬件综合开发与应用、数据内容理解与数据融合、模式识别与智能环境感知、智能系统与运动控制、新材料器件与智能信息显示等研究方向,我院研究生积极投身科研工作中,实现科研成果突破。本学年累计发表学术论文81篇(含SCI检索29篇、二区高水平论文4篇),在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竞赛中斩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42项,实现专利/软著受理/授权104项(含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80项),并考取职业资格证书70件,充分展现了"四个一"培养模式的显著成效。
电子信息学院2024-2025学年研究生科研成果汇总
论文 |
竞赛 |
专利/软著 |
SCI |
二区 |
4 |
国奖 |
国一 |
1 |
发明专利受理 |
17 |
国二 |
4 |
三区 |
17 |
国三 |
8 |
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受理 |
7 |
四区 |
8 |
省奖 |
省一 |
7 |
软著授权 |
80 |
北大中文核心 |
1 |
省二 |
13 |
职业资格证书 |
EI收录 |
1 |
省三 |
21 |
中文普刊 |
25 |
省级B档 |
1 |
70 |
外文普刊 |
25 |
省铜 |
1 |

图2 论文检索证明

图3 竞赛获奖证书

图4 专利、软著证书
电子信息学院研究生培养一直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采用“双导师制”和“四个一”毕业要求,聚焦产业需求,创新培养模式,面向电子通信、航天航空、能源动力、智能计算类企业培养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构建了"产业需求-科研攻关-人才培养"的闭环体系。依托7个省市级科研平台,在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控制工程、核能工程等专业领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学院与西北大学联合培养信息类博士研究生。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助力研究生在科研成果转化、关键技术突破等方面再创佳绩,为培养兼具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的行业应用型人才提供全方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