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热线:400-029-2339 029-85628035 / 85628068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青春接力传薪火 三秦大地谱新篇 ——西京学子深耕“两弹一星”精神宣讲 点燃三秦城乡精神火炬

发布时间:2025-08-20 浏览量: 作者:

为进一步推动“弘扬科学家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走向深入,电子信息学院一支由10名大学生组成的宣讲团,以“青春话语解码科学精神”为主题,在西安市、商洛市、渭南市及延安市、横山区五地开展“两弹一星”精神宣讲。通过“线上问卷精准画像+线下场景深度互动”的创新模式,累计覆盖群众近千人,推动受众对精神内涵的理解率平均提升67%,在三秦大地掀起红色精神传承热潮。

精心筹备:数据锚定需求,精准定制方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精准对接宣讲需求,自六月初,团队在指导教师吴群艳的带领下启动了深度调研并考察实践路线。团队成员精心设计的问卷在七月初就已覆盖四大实践地。所获数据触目惊心:基层村民中,近40% 对“两弹一星”历程与精神“不甚了解”。这一缺口,坚定了团队“让伟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使命。基于此,差异化宣讲方案(针对学童/居民/社区工作者/村民)应需而生。

启程:点燃梦想的种子

七月初,实践团第一站来到了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中心小学。这里是宣讲之旅的起点,也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面对纯真的孩子们,小组负责人华若尧同学精心准备了生动有趣的科普讲座和互动环节。他们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了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的感人故事,介绍了“两弹一星”诞生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意义。通过观看纪录片片段、知识问答、手工制作(如折纸火箭、卫星模型)等形式,将伟大的科学家故事转化为孩子们心中可感可知的榜样力量。

孩子们清澈的眼神里闪烁着好奇与向往,踊跃的提问和积极的互动,让队员们深切感受到在少年心中播撒爱国与科学种子的重要性。这次宣讲,不仅传递了知识,更是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种下了崇尚科学、报效祖国的理想萌芽。

深入:融入基层的脉搏

2A482

告别青山绿水的陕南,实践团一路向北,抵达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霍家墕村。在更具生活气息的街头巷尾,宣讲有了更接地气的表达。

街头巷尾,共话家国:由小组负责人周鑫带领大家发放精心制作的宣传册,在人来人往的街道旁开展流动宣讲。他们结合当地实际,用乡音俚语、家常话语,向过往的居民、商户讲述“两弹一星”元勋们放弃国外优厚条件、毅然归国奉献的故事,阐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代的价值。特别强调了这种精神与陕北人民坚韧不拔、开拓进取品格的共通之处。

这种贴近生活的宣讲方式,吸引了众多乡亲驻足聆听。一位老伯感慨道:“这精神好啊!当年那么苦都过来了,现在日子好了,这‘艰苦奋斗’更不能丢”,同学们的宣讲拉近了精神伟力与普通民众的距离,让“两弹一星”精神在基层土壤中汲取养分,焕发新的生命力。

深耕:扎根社区的沃土

七月底,实践团来到长安区黄良街道村委会,与社区工作者、党员代表和村民进行了一场更为深入的交流。

在村委会会议室,宣讲团成员全麒臻、冯一潼结合图片、历史影像资料,介绍了“两弹一星”工程的背景、成就及其孕育的伟大精神内涵。和乡亲们探讨了“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精神在社区治理、乡村振兴等基层工作中的现实启示。宣讲会还设置了互动交流环节,就如何在平凡岗位上践行这种精神展开了热烈讨论。

社区干部表示,宣讲内容既有高度又接地气,对激发社区党员群众的责任感和凝聚力很有帮助。这场宣讲,将国家层面的精神力量,与基层治理、社区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赋予了“两弹一星”精神更丰富的时代注解。

升华:照亮乡村的未来

八月初,实践团最后一站来到渭南市南高迁村村委会。在这里,宣讲团主要聚焦精神力量如何赋能乡村发展。在村委会,队员们面向村干部、村民代表和返乡青年,重点讲述了“两弹一星”精神中“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以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实干品质。他们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大家学习元勋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品格,将个人奋斗融入家乡建设,用智慧和汗水在广袤的田野上书写新时代的答卷。

九颗星火,永续光芒

历时半个月,跨越四地,行程千里。10名青年学子,如同10颗传播火种的星辰,带着“两弹一星”精神的光芒,照亮了陕西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心灵角落。

队员们坦言,这趟旅程不仅是一次宣讲,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在备课中,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和科学家们的崇高境界;在宣讲中,他们感受到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背景的人们对这份精神的认同与渴望;在旅途中,他们亲身体验了团结协作的力量,磨砺了意志品质。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的青年,有能力也有责任担当起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的使命。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永远不会过时。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实践团的宣讲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我们相信,这精神的火种已在三秦大地的沃土中播撒。它将在孩子们的梦想里生根,在乡亲们的奋斗中发芽,在社区的治理中成长,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开花结果。

用青春的足迹丈量三秦,将精神的光芒薪火相传。电子信息学院 “两弹一星”精神宣讲社会实践团的旅程结束了,但传承与弘扬伟大精神的使命,永远在路上!

薪火永续:精神链条正在延伸

从榆林到延安,七场宣讲、千余份线上问卷,同学们用朴素语言让精神走进日常。如今,霍家嫣村的人们对故事都耳熟能详 西湖村、南高迁村每周开“精神聊天会”,山阳县小学设了“科学家故事角”。“我们只是打开窗户,阳光自会照亮每个角落。”全麒臻望着手机里不断跳动的感谢信息说。这扇窗后,三秦大地上,一场关于精神传承的接力,正以青春之名,永续奔涌。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京路1号

Copyright © 2020 Xiji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5002719号